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上位机 雷丁
查看: 36|回复: 0

[资料] 新能源交流慢充口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

[复制链接]

尚未签到

等级头衔

积分成就
UID
712
精华
0
主题
1
金元宝
0
贡献
0
元宝
2
注册时间
2024-12-2
最后登录
2025-10-26

建功伟业

发表于 5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慢充原理及故障排查   



      1    引言        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为了让文章更直观易懂,本文将按照以下逻辑展开:首先介绍慢充口的物理接口定义,接着解析其内部电路原理,然后重点讲解故障诊断方法,最后总结常见故障点。文章内容面向理赔定损人员,旨在帮助各位快速判断充电相关故障的责任归属和损伤情况。

      2    慢充接口定义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新能源车辆慢充口(交流充电接口)其7个端子的定义和功能如下表所示。 L 1(相线)    交流电源火线 N (零线)    交流电源零线    PE (地线)    保护接地线   CP (控制确认)    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控制与确认信号  CC (连接确认)    检测充电插头与车辆插座的连接状态  NC1、NC2(保留端子)   设计时考虑三相电,但实际家庭慢充都为220V单相电。 核心端子功能详解: L/N/PE(火线、零线、地线): 负责传输220V交流电,为车辆车载充电机(OBC)提供能源。 CP(控制确认线): 这是充电桩与车辆“对话”的关键线路。通过CP线上的PWM信号和电压值,车辆可以感知充电桩的最大供电电流,充电桩也能判断车辆是否准备就绪以及连接是否可靠。 CC(连接确认线): 用于检测充电枪是否完全插入车辆插座,并用于仪表充电指示。    广告      成人本科大学(招生):学费2180元,2年制,无需到校,毕业双证  成人本科-贾老师教育  查看详情           

      3    慢充接口电路原理        

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慢充的本质,是利用车辆内置的“车载充电机(OBC)”将电网的交流电(AC)转换成动力电池需要的直流电(DC)。充电桩在此过程中仅作为一个“受控的交流电源开关”。充电启动流程如下:         连接检测: 车辆慢充座CC口会输出一个12V、5V或者3.3V的电压,此电压是由电池管理系统BMS或者整车控制器VCU提供。以广汽埃安与零跑为例,输出的电压为3.3V。



   当充电枪插入车辆后,由于CC口经过电阻RC,又经过R4或者当S3闭合时经过S3连接到PE接地,会导致CC口检测点电压发生变化,S3打开与闭合会出现不同的电压信号,此电压信号被车辆(BMS或者VCU)识别到以判断车辆枪是否插入以及拔枪按钮的状态。当车辆识别到慢充枪插入后仪表显示充电指示灯,当拔枪按钮按下时车辆无法充电。   



       充电枪里有个比较关键的电阻:RC。通过RC电阻的阻值大小来确定充电电流的大小,也就是确定充电功率的大小。常见的RC电阻对应的充电额定电流如下表所示。16A与32A分别对应3.5KW和7KW功率充电枪。


           信号交互: 充电枪通过CP线发出12V电压信号,当枪插入车辆后,慢充座内部会经过一个二极管、一个电阻将12V电压拉低,比如将电压拉低至6V(不同车型电压不同),此时充电枪控制模块识别到CP电压由12V变为6V,然后充电枪控制模块通过CP口输出1000Hz的PWM占空比信号,车上的CP口(一般连接车载充电机)接收到此PWM占空比信号后进一步将此电压拉低,比如拉低至4V(不同车型电压不同),此时充电枪控制器识别到电压进一步拉低,确认车辆充电枪与充电座已经连接好并且满足充电条件(绝缘、温度、电压等参数正常符合充电条件),此时充电枪发出信号控制充电枪继电器吸合,对外输出交流电(L1、N),通过交流慢充座到达充电机进行充电。    \


  充电进行: OBC开始工作,将AC电转换为DC电,并实时管理充电功率、监测电池状态。 充电结束: 充满或手动停止后,车辆通过CP线发送停止信号,充电枪断开接触器,停止供电。         定损关注点: 慢充故障可能源于外部充电设备(控制盒、枪、线) 或车辆本身(OBC、线束、接口)。定损员需首先区分责任方。  

      4    典型故障诊断方法        
    事故后慢充系统出现故障,往往会将问题点引向车载充电机,充电机的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,少则几千,多则几万,甚至有些充电机与其他设备集成,判断失误就会导致更换多合一控制器,赔付成本增加。然而引起慢充故障的原因有许多,并不一定就是充电机损坏。对于理赔人员,为了应对众多的定损任务,在遇到慢充类故障时需要快速定位故障大致方向。建议遵循以下诊断流程。 诊断第一步:信息收集与初步询问         
查询故障码: 连接车辆诊断仪,读取相关系统(如OBC、BMS、VCU)的故障代码,这是最直接的线索。         

询问车主情况: 故障是首次出现还是曾经出现过?在哪个充电桩上出现(是所有桩还是特定桩)?故障现象是什么(完全没反应、充一下断一下、无法充满等)?         
外观检查: 这是查勘工作的重中之重。需拍摄有无外观损伤,是否与事故存在损失关联性。         
检查慢充口: 是否有过热烧蚀痕迹(如图1)?端子是否松动、变形、脱落、腐蚀?
检查充电线与插头: 是否有明显外伤、碾压、泡水痕迹?枪头端子是否有烧黑、熔化现象?
诊断第二步:替换法初步判断         
方法: 使用一个确认完好的交流充电枪和充电线缆,为故障车辆充电。         
结果A: 可以正常充电 -> 故障点在原充电设备,非车辆责任。         
结果B: 依然无法充电 -> 故障点大概率在车辆本身。
诊断第三步:车辆端关键点测量(需万用表)         
如果判断为车辆故障,可进行以下测量(佩戴绝缘手套,注意安全!)。        
1. CC电压测量:         测量点: 车辆慢充口的CC端子与PE端子之间。 正常值: 通常为12V、5V、3.3V电压,具体参考维修手册。 异常判断:无电压或者电压异常:从电路图找到CC线电压来源的模块,检查此模块输出至CC的电压及到达CC接口的线束。        
2. CP信号检测(需连接充电枪):         
测量点: 车辆慢充口的CP端子与PE端子之间的电压。
正常现象: 连接充电枪后,充电枪会给出一个+12V电压。车辆会将其拉低为一个PWM方波信号(可用示波器观察,万用表测电压是否有被拉低的变化动作)。 异常判断:无+12V电压:检查充电枪。有12V,12V也被拉低,但是无PWM信号:检查充电枪。有12V但是未被拉低,检查充电座CP接口到车身地线路。         
3. L/N/PE通路及绝缘检查:         
检查L、N、PE端子至OBC输入端的通断,确保线束导通良好。  

      5    常见故障总结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6    查勘定损核心建议        
   安全第一: 涉及充电故障,尤其在涉水、碰撞后,需警惕高压风险。不要随意触碰内部元件。      
先外后内: 充分利用“替换法”,快速区分车辆与外部设备责任,避免误判。      
痕迹为王: 仔细检查慢充口和充电枪头的过热烧蚀痕迹,这是非常常见且直观的损伤证据。      
数据支撑: 善用诊断仪读取故障代码,为判断提供有力依据。      
诊断分析: 对于复杂故障或涉及高压系统的损伤,应从原理结合实际,一步步检测排查,最终找到故障原因。      
希望本文能帮助各位理赔同仁在面对新能源车辆慢充故障时,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检查、分析与判断,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性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